阿尔茨海默病(Alzheimer's disease,AD),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严重智力致残疾病,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。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、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,也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。
我国痴呆患病率为7.2%,高于6.2%的全球平均水平,患病总数超过1600万,占全球1/4,其中AD是最常见的痴呆原因,占60%~80%,患病人数超1000万,是欧洲国家痴呆人数的总和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,痴呆患病率也会越来越高,由此增加的医疗和经济负担必将对我国社会、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。
迷走神经电刺激术(VNS)
迷走神经刺激术(VNS)是一种神经调控技术,具有微创、可逆和可调节的特点。最初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、抑郁、意识障碍等疾病。近年来在AD治疗领域的应用正逐步扩大。
VNS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机制
VNS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机制如下:
影响神经递质:VNS 可提高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的 NE 和 ACh 水平,延缓AD进程;
增强神经可塑性:VNS激活NE释放,NE 直接作用于神经元群调节突触可塑性和功能;
展开剩余75%激活抗炎通路:VNS可导致抗炎信号级联的激活,使小胶质细胞向更擅长清除AD 病理的表型转变。
图片
VNS激活抗炎级联信号
研究1
Sjögren等人2002年在JClin Psychiatry杂志上报道了10例AD患者。VNS治疗3个月后,根据ADAS-cog,10例患者中有7例为应答者(中位改善3.0分),根据MMSE,10例患者中有9例为应答者(中位改善1.5分)。治疗6个月后,7例患者为 ADAS-cog 应答者(中位改善2.5分),7例患者为 MMSE 应答者(中位改善2.5分)。
患者基线期、VNS术后3个月、6个月ADAS-cog评分
患者基线期、VNS术后3个月、6个月MMSE评分
研究2
Merrill, CharleyA等2006年在JClin Psychiatry杂志上发表的一年期开放标签随访中,将原有 10 例患者扩增至 17 例(新增 7 例)。结果显示:17例患者中的7例和17例患者中的12例ADAS-cog和 MMSE 较基线改善或未下降。
VNS治疗一年后,ADAS-cog评分中位数变化
VNS治疗一年后,MMSE评分中位数变化
研究3
Vargas-Caballero 等人2022年在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上发表的综述研究,系统综述了迷走神经刺激(VNS)在早期AD中的潜在治疗作用,重点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、抗炎作用、对认知功能的影响,其中在动物研究上发现VNS可减少Aβ斑块、tau病理、突触丢失,同时在癫痫/抑郁患者中也观察到记忆巩固增强;最终得出,VNS有望成为早期AD的一种安全、可调控、多靶点的神经调控干预手段,但仍需优化参数与大规模临床验证。
国内研究
除国际研究外,国内多家中心已将 VNS 植入用于 AD 并进行探索研究,发现VNS起到一定改善认知的效果。其中,北京天坛联合多家中心发起了“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随机对照研究”项目,旨在评估VNS治疗AD临床疗效的同时,进一步探究VNS治疗AD的潜在机制,目前也在持续招募中。
总结
阿尔茨海默病正悄然吞噬记忆,但科技并未止步。迷走神经刺激(VNS)治疗AD已在国内多家中心启动,临床观察提示患者认知功能总体趋稳、部分改善。值此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,让我们以精准神经调控为刃,为千万患者守住记忆防线—早发现、早干预、早受益,共同点亮认知的黎明。
发布于:北京市七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